征信宝官网
赢在信用时代

中国征信市场化蓝海在即

征信市场化

征信市场化

按照2013年3月国务院下发《征信业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和2013年12月央行出台的《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中国将允许开设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财新记者获悉,央行各地分行从4月起接受个人征信牌照申请,5月中旬已经结束申请工作,之后各分行会将申请汇总到央行总行进行受理。

  目前全国共有20家企业申请,其中北京有8家。业内人士预计首批牌照只有四五个。

  有权威业内人士表示,一旦个人征信牌照下发,中国的征信格局将发生里程碑式的改变。央行征信系统将成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市场化征信机构将百花齐放,成为市场有力的补充。

  截至目前,和欧洲类似,中国仍然是央行征信系统一家独大的格局。美国征信体系基本由Equifax、Experian和Trans  U-n-i-o-n三家征信公司形成的“三足鼎立”模式。相对美国模式,前述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国的市场化征信机构将术业有专攻,在征信产业链上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各自寻找自己擅长的生存之道。

收费获批

  5月27日,央行征信中心宣布,将从6月3日起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收费。

  按照《条例》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服务收费等有关问题的批复》(发改价格[2014]135号)规定,央行征信中心自2014年6月3日开始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实施收费,个人每年查询第三次及以上的,每次收取服务费25元,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每年前两次免费。

  目前发达国家的征信体系主要分三种类型,分别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代表,收费模式也各有不同。

  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表示,中心不以盈利为目的,但由于财政不拨款,维护征信系统需要一定成本,因此向国家发改委提出收费申请,目前已经得到批准。

  “其他国家的个人信用报告很多一开始都是收费的,后来为了确保百姓对个人信用报告的知情权,有的国家立法强制要求提供一定次数的信用报告。央行这次收费也是为了维持征信体系框架稳定的必要措施。”王晓蕾表示。

  美国征信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市场化。在美国有1000多家当地信用局为消费者服务,基本都隶属于前述三大征信公司。这三家征信公司分别拥有覆盖全美的数据库,包含超过1.7亿消费者的信用记录,在市场中可谓势均力敌。

  在三大征信公司收集了海量个人征信数据后,还须经过复杂的模型计算才能形成征信产品。这三家征信公司目前使用的计算方法模型都来自同一家公司,即被称为“幕后大佬”的FICO。经过三大征信公司的整理和FICO的计算评分,海量的征信数据就变成了一份份整齐美观的报告和325-900分值区间的评分,用户可以只买报告,也可以报告+评分打包购买。

  欧洲征信体系最大的特点是由政府主导。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在内的欧盟成员国,均采用以央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和中国类似,银行依法强制向央行信用信息局提供征信数据,所有银行统一接口,由央行搭建全国数据库。

  日本征信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会员制。包括银行、信用卡公司、金融机构、企业、商店等机构都是信用信息中心的会员,通过内部共享机制实现中心和会员之间的征信信息互换。会员有义务向中心提供客户个人征信数据,中心也仅限于向会员提供征信查询服务。目前日本共有三大信用信息中心,查询收成本费,不以盈利为目的。

技术保障

  王晓蕾表示,目前个人征信信息查询主要面临两大技术困境,分别为:如何防止他人冒名查询?如何让报告安全抵达本人手中?对此,央行征信系统对个人通过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提供两种身份验证方式:私密性问题验证方式和数字证书验证方式,个人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私密性问题是基于个人在银行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形成的身份信息和信贷交易信息,例如“你在招商银行信用卡的额度是多少”等。但如果个人从未在银行办理过贷款,也没有使用过信用卡,就无法使用该方式确认身份。同时,如果个人对自己的信用交易状况不熟悉,也无法回答所提问题。据统计,目前身份验证平均通过率为77%左右。

  数字证书验证即个人办理网银业务时使用的密钥(U-Key,俗称U盾),目前支持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合作的银行或机构发放的数字证书,例如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

  目前,商业银行使用的数字证书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CFCA发放的数字证书,目前大多数中小银行都使用此类证书;另一类是自行开发的数字证书,主要在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以及股份制银行中使用。

  “很多国家只有一种数字证书,但中国的银行所用的数字证书并未标准化。因此,我们需要和每个银行重新统一接口。2013年以来先试点解决小银行的统一问题,在此基础上和大银行逐家谈、逐家改。”王晓蕾表示。

  关于如何确保银行积极向央行提供数据的问题,王晓蕾告诉财新记者,征信中心建立了数据质量的考核机制,设定了参数衡量,从系统建成到现在,考核指标已经从最初的80多分提高到现在的99分,说明各金融机构的报数工作做得很好。

空间巨大

  目前的央行征信系统依然单薄。按照央行最新数据,目前征信系统共有8.4亿人,其中有信贷数据的只有3亿多人。也就是说,全国13亿人口,有5亿人在征信系统中只是一个身份证号码,还有5亿人完全不在系统内。

  从数据的维度来说,央行个人征信报告以银行信贷信息为核心,还包括社保、公积金、环保、欠税、民事裁决与执行等少量公共信息。

  王晓蕾表示,对于一个征信系统而言,除了信贷信息,还应该有其他能够帮助衡量借款人风险的信息,例如其他国家征信系统中涵盖水电、燃气、手机话费等众多公共信息。

  2005年以来,央行花了很大力气获取这些公共信息,目前可以获取公安部的身份证信息和质检总局的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此外,个人参保缴费信息、个人公积金信息、环保部门处罚信息也都纳入了央行征信系统。目前,法院的失信黑名单也正在和央行征信系统对接。

  “然而,还有很多公共信息,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哪些信息可以公开,所以缺乏固定的披露制度和长期稳定的数据来源,这导致很多重要信息无法纳入征信系统。”王晓蕾呼吁,希望未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披露的法律法规,让更多公共数据为征信所用。

  从涵盖的机构来说,目前央行征信系统也只和正规金融机构有联系,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

  2013年2月18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全国征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做好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征信服务,将符合条件的上述两类机构有序地接入征信系统,提供征信服务。

  华峰小额贷款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将小贷公司接入征信系统后,全国6000多家小贷公司以及5000多亿元资金都将获得更好的监控。对小贷公司而言,查询企业贷款信息就更加方便。

  有小贷公司人士认为,接入征信系统有如下作用:加强银行和小贷公司信用体系的及时联系,达到信用信息共联共享;防止债务人利用小贷公司信用体系的孤岛性质,游离于社会信用体系之外,规避征信系统的及时监督;有利于各银行、小贷公司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债务人统一进行信用监督和制裁。

  但也有小贷公司的人士对此表示担忧,如果接入征信系统,会影响小贷公司生意,因为小贷公司的客户都是小微企业,企业质量也比银行的客户差,过去征信都不是很透明,一旦他们在小贷公司的资金往来要被监控,可能会产生畏惧感。

  对此,王晓蕾坦言,小贷公司一方面有强烈的需求,一方面的确也有顾虑,担心信息透明会影响客户借款。“小贷公司对接入征信系统的表现没有以前积极。”

  “过去通过让借款人自己查询,小贷公司其实已经实现了在央行查询个人征信,但一直没有贡献数据。对央行征信中心来说,要尽最大努力把他们接进来,一方面我们研发了针对小型金融机构的简易版接口规范,另一方面也研发了小型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接入央行征信中心的方法,让小贷公司的接入更简便易行。”

  王晓蕾告诉财新记者,截至4月底,小贷公司接入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分别达255家和156家。央行还专门给小贷公司提供了简化版的接口规范。

  关于P2P公司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争论也为时已久。

  拍拍贷总裁张俊表示:“我们一直争取进入国家的征信系统,为征信系统贡献一些数据。但央行征信数据目前只对商业银行开放,P2P网贷公司连查询的权利都没有。”

  云投网负责人王来表示:“目前我们P2P平台为保证发布投资人的信息准确可靠,迫切希望能在央行征信系统查询资料,同时也希望把个别借款人的不良记录送给征信系统,让其他机构保持警惕。”

  关于P2P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争论,王晓蕾表示,《条例》规定,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都应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但问题是,现在还没有明确认定P2P是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只要确认是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我们未来都会努力接进来。”王晓蕾说。

市场化大门将开

  随着个人征信牌照即将下发,央行征信系统的“惟一性”很快将被打破。

  2013年3月,国务院下发《条例》,明确了央行为征信业监管部门,并规定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需经过央行批准,取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2013年12月20日,央行出台《办法》,明确了设立个人征信机构的条件和流程。

  按照《办法》规定,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持股5%以上股东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注册资本不少于5000万元;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二级或二级以上标准等。

  符合规定条件的机构,可以向地方央行递交申请表、征信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内控制度说明、具有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资质的机构出具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报告等材料进行申请。

  央行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依法颁发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在此期间,个人征信机构每年要向央行报告上一年业务情况。如果个人征信机构系统安全等级不达标,央行可以责令整顿或吊销牌照。

  “截至目前,个人征信业务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一旦颁发第一批牌照,未来不拿牌照经营个人征信就属于违法了。”安融惠众CEO常胜表示

财新《新世纪》 记者 李小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征信宝官网 » 中国征信市场化蓝海在即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