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宝官网
赢在信用时代

网络信用卡填补央行征信系统空缺 开辟空白市场

自3月11日起,中信银行和阿里巴巴、腾讯同时推进的网络信用卡合作瞬间引发高度关注。在金融机构“触网”即涨的市场心态下,中信银行的股价也一路飙升。

然而,仅仅3天后的3月14日,中信银行将推出虚拟信用卡就遭遇了惊天逆转,而阿里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也陷入了尴尬境地。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证实,出于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央行确实下发了暂停虚拟信用卡相关业务的文件,但是中信银行和支付宝均表示仍未收到通知。三方对下周(编者注:3月17日开始这一周)推出虚拟信用卡事宜仍持观望态度。

记者采访了解,一部分银行信用卡中心高层对此事并不以为意,认为中信推网络信用卡仅是非常小的业务,刚刚起步,对银行中短期内利润贡献也不会太大。从业务本身看,虚拟卡更倾向于是一个概念,在经营模式上也没有太多创新。

然而,记者了解到,部分资深业内人士却有不同见解。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称,中信银行推出网络信用卡可以说是首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虽然这项业务可能并不起眼,但是它却触及了金融业务的核心——信用管理。

央行方面表示,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持业务主要是从客户支付安全的角度出发。下一步,会从风险的角度统一评估这两个产品。

“两马”相争

银行对网络信用卡的开发已经有一段时间,合作方是目前国内网络金融实力最强的阿里和腾讯。

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两马”从未停止过角逐。继余额宝和财富通“血战”之后,双方在与中信银行合作网络信用卡业务上也都不甘落后。

3月11日中午,支付宝对外宣布,将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100万张网络信用卡,下周会出现在支付宝钱包中。授信额度200元起步,上限根据个人网络信用度来定。并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和信用记录,逐步提升额度。申请获准后,即可进行网购、移动支付等各种消费。

就在同一时间,腾讯也对外公布,将与中信银行推出微信信用卡,首批将发放100万张,由众安保险承保。授信分50元、200元和1000~5000元三个档次,可在手机上使用微信支付,还可以线下在中信、微信指定的特约商户进行扫码支付。

从信用卡本身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方式来看,二者区别不大,都可以实现即时获准,自动审批信用额度,并均可以向中信银行提出申请同一账号的实体卡。

据记者了解,去年11月,中信银行就已经与腾讯联手合作网络信用卡相关业务,并针对腾讯内部员工推出了一款虚拟信用卡。该款信用卡采用的是虚拟卡和实体卡结合的方式。即起初没有实体卡,仅仅是一个卡号和密码,主要进行小额支付。随着客户信用卡的使用以及信用卡授信额度的提高,在达到一定标准后,中信银行会主动向客户发出实体卡取代虚拟卡。

中信银行相关人士称,银行对网络信用卡的开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合作方也是目前国内网络金融实力最强的阿里和腾讯。“业务上已经不存在障碍,在内部也顺利通过了内测,可能后续工作集中在业务完善上。”

事实上,在中信银行与阿里、腾讯两家公司合作推出网络信用卡之前,传统信用卡领域的合作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2011年,阿里巴巴和中信联手推出过“淘宝信用卡”,而腾讯与中信则是在去年10月推出了QQ彩贝联名信用卡。

“刚刚推出没多久的QQ彩贝联名信用卡与其他银行一般信用卡只有少许的差别,就是表现在积分上。这种网络信用卡使用后的积分是在腾讯方,而一般信用卡使用后的积分则是在银行方。”中信相关人士称。

该人士表示,从银行角度看,可能网络信用卡的业务短时间赚钱效应不会体现,但这是一个金融发展趋势和中信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

“触网”双赢

“阿里和腾讯都是在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支付场景,而这一市场目前潜力非常大。”

面对与阿里、腾讯同时合作,中信银行很难拒绝,也恰好与自身的战略契合。自2012年以来,中信银行推进了业务三大战略,而其中之一就是网络业务金融化和金融业务网络化。

2012年,中信银行高调打造金融商城,口号就是在网上再造一个中信银行。当时,中信银行的思路就是将银行业务打包成网络商品,让银行客户去自主选择。2013年6月,中信推出“异度支付”系列产品,手机二维码支付系统正式开始了应用;同时,中信银行与腾讯还展开全面合作,推出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2013年10月,中信与银联商务上线 POS 商户网络贷款,对存量 POS 流水的大数据集中运用。

对于中信银行来说,网络贷款是将网络手段应用到了融资业务,而此次虚拟信用卡业务则是将网络手段嵌入信用卡业务中,是银行金融业务网络化的重要一环。不仅如此,由于中信银行网点数量较少,零售发展一直是其软肋。在阿里、腾讯这些互联网巨头合作的同时,也正好解决了渠道劣势。

在阿里和腾讯看来,中信银行的战略定位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阿里和腾讯都是在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支付场景,而这一市场目前潜力非常大。”北京一家券商银行分析师称,不论是阿里还是腾讯,推出这项业务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加客户黏性,而业务的核心还是在银行端。

支付宝公关部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和银行传统发行信用卡的审核、发放模式不同,虚拟信用卡1分钟就能完成审批,立即使用,解决了实体信用卡审批繁琐的问题。

据介绍,整个流程非常简单,上线以后,通过支付宝钱包中信银行的公众号,直接进入到在线申卡,然后简单地填下证件号码、注册地址,及时地就可以获得申请的结果,实现在线购物、扫码等各种消费。

世事难料,3月14日,央行意外暂停了虚拟信用卡业务,对象直指中信银行与阿里、腾讯的合作。截至本报截稿时,中信银行与支付宝称目前仍未收到相关通知,对此事还在观望中。

“信用管理”起航

“网络信用卡业务不同,核心是做信用管理,填补了传统信用手段的空缺。”

对于中信银行携手阿里、腾讯推出网络信用卡,部分银行信用卡中心高层不以为意。不少人认为,中信银行网络信用卡并没有跳出传统信用卡的模式,对行业影响也没有感觉太大。但是,该消息却让中信银行股价再次坐了一回火箭,而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更是声称“这是市场上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第一单”。

3月11日,中信银行股价在银行与阿里、腾讯合作消息的推动下小幅拉升1.84%,报收5.27元/股;3月12日,合作的消息继续发酵,中信银行股价在经过高位盘整后直接封在了涨停上。

“互联网金融在市场上火了两年多,但是,这是市场上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第一单。”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如是评价中信银行推出网络信用卡。

他认为,余额宝、财富通等“宝宝”在金融意义上仅仅是渠道的作用,并没有切中金融的核心。“阿里和腾讯只是将资金集中起来,做银行协存等业务,更像是一种‘团购’行为。这种业务模式对金融本身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网络信用卡业务不同,他的核心是做信用管理,填补了传统信用手段的空缺。也就是说,以前银行的信用所依靠的是央行的征信系统,这种信用评价较低,并不能对客户信用进行精准确定。比如,一个信用很好的客户,并不能在银行贷到款,但是结合了大数据,通过客户网络消费、网络使用习惯、网络身份等等因素,可以对客户信用重新认定,这种认定要精准的多。”上述人士称。

他认为,互联网巨头公司通过电商业务和社交应用积累的数据资源能够为银行授信的风险管理提供巨大支持,间接反映出客户的消费习惯、信用记录、偿债能力等等。正是如此,银行甚至可以开辟出一个空白的市场。“可能目前银行刚刚起步,只能做一些低额度的网络授信,但是,这已经是一种趋势。”

 

杨井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征信宝官网 » 网络信用卡填补央行征信系统空缺 开辟空白市场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